轉廣州日報報道:
佛山迎來全省首個國家工業遺產項目!記者昨日獲悉,在國家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中,禪城南風古灶位列其中,成為廣東省首個獲評國家工業遺產的項目。據悉,其核心是南風古灶和高灶石灣龍窯主體構筑(包括地基、窯爐爐頭、窯室、窯尾、窯棚)。
據介紹,作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南風古灶與同時期龍窯“高灶”均是歷代窯改革的定型產物,更是石灣陶瓷生產技術進步的里程碑,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
以“南風古灶、高灶”為代表的明代龍窯引領著石灣制陶工業走向鼎盛時期,并在清代進入全盛時期。無論是數量、體量還是釉色方面,燒制產品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峰。而南風古灶所在的佛山石灣,有著源遠流長的5000年制陶史,積淀了殷實厚重的陶瓷文化底蘊,是聞名中外的“南國陶都”。在清朝和民國期間,產品遠銷南洋,成為佛山“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石灣也是中國現代陶瓷工業化的起點,成為改革開放后全國產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陶瓷產業基地。
此外,禪城區已經將南風古灶納入保護性規劃。近年來,石灣街道圍繞龍窯柴燒藝術主題,舉行了不少大型的陶藝活動。而隨著該片區的保護和完善,如今的南風古灶已經成為藝術家的集聚區。
據悉,禪城區將南風古灶納入保護性規劃,要求南風古灶的使用單位每月至少要燒一窯,最多不能超過四窯,一年不能少于12窯也不能多過48窯。而隨著一些大型的賽事活動的舉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陶藝家來進行創作和研討活動,促進了石灣與外界、國內與國外之間陶藝文化的交流學習,為陶藝的發展做出了貢獻,F有不少來自不同地方的陶藝家租用了南風古灶附近的老房子進行創作,其工作室以南風古灶為核心進行布局。記者了解到,石灣現擁有各級陶藝大師共150位,其中國家級陶藝大師25位,省級陶藝大師58位,市級陶藝大師近百位,形成老中青梯隊陶藝人才資源。
南風古灶既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中國陶谷的核心,組成“一谷十園”載體群,彰顯產業和文化特色,向世界展示著陶瓷創新文化的精髓。作為文旅融合、文化產業的載體,南風古灶以一種新的活力展示著佛山陶藝文化。